揭秘你不知道的重慶!百年珍貴檔案 今起面向公眾展出

 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21-03-25 13:40作者:轉載于第1眼原創來源:轉載于第1眼原創

3月24日上午,重慶市檔案館舉行《民族脊梁 巴渝豐碑——中國共產黨重慶革命史(1921—1949)》和《重慶記憶——近代以來的重慶發展變遷》兩個固定陳列展的開展儀式,從檔案中講述重慶的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,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。微信圖片_20210325132542.jpg

據了解,兩個展廳總面積近3000平米。其中,《巴渝豐碑》系重慶市檔案館與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打造,是首次正式對外展出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619.jpg

《重慶記憶》則已于2020年9月28日試開展,迄今已接待團體觀眾90余場,觀展人數逾2500人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643.jpg

《巴渝豐碑》系統展現中共重慶革命史

《民族脊梁巴渝豐碑——中國共產黨重慶革命史(1921—1949)》,是重慶地區第一個全面、系統、生動反映中國共產黨重慶革命史的綜合性固定陳列展。該展覽位于市檔案館一樓左側,展廳面積約850平方米,共展示檔案、圖片479張(包括從中央檔案館復制的17份珍貴檔案),制作模擬實景6處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714.jpg微信圖片_20210325132721.jpg

展覽分“巴山渝水   革命洪流”“血雨腥風   屢仆屢起”“霧都明燈   虎穴堅持”“風云際會   浴火重生”四個單元,全面反映了中共重慶地方黨組織自1926年成立以來,在黨中央領導下,團結帶領重慶各族人民前仆后繼、不怕犧牲,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奮斗歷程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746.jpg

展覽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“為人民謀幸福,為民族謀復興”的初心使命;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探索中華民族獨立、中國人民解放之路的艱難曲折和最終取得勝利的歷史必然。第1眼記者了解到,今后,這里將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平臺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819.jpg

《重慶記憶》銘記近代以來重慶發展變遷

大型固定陳列展《重慶記憶——近代以來的重慶發展變遷》,位于市檔案館一樓主展廳,展廳面積2100平方米。展覽以近代重慶的發展變遷為主題,再現了1891年重慶開埠后,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到2020年,重慶政治、經濟、文教、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變遷歷程,時間跨度長達130余年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848.jpg

據介紹,這是目前重慶各種展覽中,第一個將時間下限確立在2020年、全面展現近代以來重慶百余年發展變遷的綜合性、全方位展覽。該展覽于2016年開始籌劃,2018年組織撰寫展陳大綱與文本,歷經三年精心打磨,終于在市檔案館新館落成之時,于2020年9月28日對外試開放。本著“讓歷史說話、用史實發言”的主旨,展覽通過大量的檔案文獻、圖片音像及其他歷史資料,采用多種現代展陳技術,全面反映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重慶的發展歷程。微信圖片_20210325132907.jpg

展覽分“鳳凰涅槃”“夔門漸開”“烽火歲月”“探索前行”“潮涌兩江”“直轄新篇”“邁步新時代”七個部分,共展出《關于重慶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》(著名的“獄中八條”就出自此報告)等490

余份珍貴檔案、1300余張新老照片及部分影像資料。1300余張新老照片及部分影像資料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2927.jpg微信圖片_20210325132945.jpg

展覽真實地再現了重慶自1891年開埠到2020年130余年間的發展變遷歷程;全面反映了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,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,重慶在政治、經濟、交通、科教文衛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;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“能”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“行”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“好”,是進行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平臺。據介紹,下一步,市檔案館將以兩個展覽為基礎,努力將檔案館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黨員干部黨性教育、“四史”學習教育基地和黨建活動重要平臺,講好中國故事中的重慶故事,唱響主旋律,弘揚正能量。

微信圖片_20210325133039.jpg微信圖片_20210325133009.jpg





website qrcode

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

地  址: 重慶 · 沙坪壩 · 國際創客港9幢4樓

銷售熱線:(023)65025737   65207025   

服務咨詢:(023)65358454   65412285   

招聘電話:(023)65325739